©三亚发展 2020-06-14 (180)赞 (0)回应
官方 网站建设:企业、政府、学校网站建设、开发、运营,3D网页开发(广州13423640808,深圳13922266979,微信同号) *在线咨询
官方 全能网队:让企业内低性价比的网站运营/设计师下岗!每月最低仅需375元统一包起网站运营+编辑+设计+推广+服务器维护工作 *在线咨询
官方 丰业合作社:广东省级示范社,30多年原产地批发供应荔枝、圣女果、番石榴、火龙果等 #13922255007 *在线咨询 *填写收购意向
官方 场地租赁:廉江良垌水果收购场地/冷库/办公室租用 了解详情 #13542015105 *填写意向
本文来源于©三亚发展,本站乃公益性发布
上半年直播带货,下半年“地摊经济”。
小商小贩、流动摊贩、夜市等,曾经因被认为影响交通、影响市容、脏乱差,被城管打击和政府部门取缔,好像一夜之间变成了“人间烟火气”和“城市风景线”。
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背景下,“地摊经济”之所以受到点赞,主要在于这是保就业保民生、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的暖心之举。“地摊经济”的存在,有助提升低收入者就业,让城市充盈着温暖的烟火气。
6月1日,总理在山东烟台考察一处老旧小区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这是6天内总理第二次“点赞”地摊经济,地摊经济一夜之间火了。
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第一次肯定“地摊经济”,总理的话是:“回想改革开放之初,大批知青返城,就一个‘大碗茶’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两周前,我看到报道,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
总理的话中用了“规范”和“设置”的表述,“规范”意味着不再是“脏乱差”,“设置”意味着不是随便摆,是2.0升级版地摊商业模式。
海南作为旅游大省,三亚作为国内知名的滨海度假城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首当其冲,受损巨大。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趋势利好,旅游市场在复苏,游客在回流。同时,人们的生活慢慢回归正常,市井生活烟火再起,熟悉的大街小巷也逐渐回到从前的热闹人气。
保民生、稳就业,地方经济的复苏和重返繁荣,这面对当前国内外多变严峻的疫情防控局势,从中央提出到一些地方的实践,“地摊经济”确实是一个城市的生机,也是一个地方解决就业,增加百姓收入的一种方式。
美丽三亚,浪漫天涯。近年来,向国际滨海旅游之城迈进的三亚,曾经为了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大刀阔斧整治脏乱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共建绿色家园,编织幸福生态网。于是,解放路的美化、亮化,各街道的干净整净,令人耳目一新。
那么,一刀切取缔的“地摊经济”,起死回生,再次开放,三亚又该如何让“地摊”重现江湖烟火呢。
商品街、解放路、团结路、新民街、春园路、月川中路等及三亚各生活社区,经营早餐店、饭店,要规范临街经营。什么时间段可以占道摆桌子经营,多长的距离和面积,这应该是城管和相关部门要去实地考量,并出台相关规定
让店家按设定好的要求实施。这样一来,既有了烟火人气,又不堵路、杂乱,秩序井然。
曾何时,流动的卖早点、各小区卖水果的、卖烤地瓜的,这些都曾经跟城管“躲猫猫”的经营,但最终都因影响市容被城管取缔,同时城管也因为以前简单粗暴执法的方式,摊贩与城管矛盾升级。
一些低收入群体,或低保户,或下岗人群,或是退休人群,他们靠着自己的劳动,在一些街道、社区流动贩卖水果、早餐,或别的日常用品和食品,既然方便了市民和游客的消费,也解决了就业问题,有了收入,生活有了保障。
靠自己的劳动挣钱养活自己,这是本能,也是光荣的,而不是靠政府相关部门发放救助金,这些流动摊贩值得社会的尊重。
作为城管和相关部门,更应更好地给这些流动摊贩“授人以渔”,加以引导,给予方便和照顾。同时,还要做好诚信经营、食品卫生、货真价实的宣传和监管,更不允许强买强卖、欺客宰客、缺斤少两等欺诈消费行为。若出现有投诉违法违规行为,一经查定,立即取缔,严惩不贷。
很多的旅游市场,往往因为有了一条步行街、夜市街而名声大噪,聚集了人气,拉动了消费,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比方说,成都的锦里、宽窄巷子,就是国内最为成功案例。
近年来,三亚着手打造的海鲜一条街、酒吧一条街、步行街,大多是店里经营,且往往跟美食相关联甚少,除了海鲜的出名外,其他的收效甚微。有的街头巷尾,除了清补凉、就是烧烤,再不然就是“走过大街小巷,都有麻辣烫”。
跟很多城市一样,因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三亚也取缔了烟气弥漫的户外炭火烧烤。从一个城市的文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来说,禁止城区搞炭火烧烤的大排档,这点是值得称赞的。
可是,撸串、喝啤酒,这个深受天南地北的百姓喜欢光顾的夜市排挡,是不是一刀切一关了之?!其实不然。从短期来看,城郊外的空旷地带,乡镇的空旷地带,可以试点啤酒烧烤园。三亚的城郊也可以由相关部门统筹规划,试点若干个啤酒烧烤园,在做好环境卫生的条件下,盘活这个江湖人间烟火。
再说说马路市场。大东海、三亚湾、白鹭公园、丰兴隆公园、东岸湿地公园、河东河西……放眼整个三亚城区的公共场所,人气旺大多在这些地方。近年来,随着三亚河的生态修复,河清白鹭飞,再加上三亚河亲水栈道的兴建,三亚河的两岸都是市民晨练和傍晚纳凉的好去处。
既然有了三亚河的河东和河西都兴建了亲水栈道,有了人来人往,何不在河东河西搞下夜市的马路市场。聚集人气、带动消费,打造一条具有三亚特色的“地摊经济”。做好三亚河的环护、红树林湿地的保护,不扰乱白鹭的栖息,禁止污水向河道排放,并禁止向三亚河乱丢垃圾等等的前提下,这一条地摊到底卖什么,如何卖,有了合理、科学的规划,有了人气,自然而然就成了市井的火爆夜市。
吃旅游饭的三亚,当前在海南建设自贸港建设中勇当排头兵,打造新标杆,谋求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如何盘活“地摊经济”?管得住,才能放得开,更要走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
“地摊经济”,是一种“民生经济”“草根经济”,顺应了“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学规律、形态与特征。所以,“地摊经济”不能只当成应急的权宜之计,更应是长期、规范地存在并有序发展,以增加百姓收入,方便人们多样、多层次的生活需求。
从小渔村迈向国际滨海旅游之城,任重而道远。三亚管住了城市的“脏、乱、差”,让城市光鲜亮丽、文明繁荣,更要考虑人民群众的生计,让百姓腰包鼓起来。
小地摊,大民生。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只有让每个人的小期盼与城市的大情怀交融,让微观民愿汇入宏观民生,才能让我们的城市更有归属感,更有烟火气。
始终把人民利益放第一位,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多部门联动,一切为群众着想,打造地摊经济2.0版,让“烟火气”成为三亚文明人气爆棚的街景。
作为市民,或游客,三亚的“地摊经济”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