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习社 2020-08-21 (176)赞 (0)回应
官方 网站建设:企业、政府、学校网站建设、开发、运营,3D网页开发(广州13423640808,深圳13922266979,微信同号) *在线咨询
官方 全能网队:让企业内低性价比的网站运营/设计师下岗!每月最低仅需375元统一包起网站运营+编辑+设计+推广+服务器维护工作 *在线咨询
官方 丰业合作社:广东省级示范社,30多年原产地批发供应荔枝、圣女果、番石榴、火龙果等 #13922255007 *在线咨询 *填写收购意向
官方 场地租赁:廉江良垌水果收购场地/冷库/办公室租用 了解详情 #13542015105 *填写意向
本文来源于©历史研习社,本站乃公益性发布
日前,海南自贸港的建立让这个曾经的天涯海角之岛瞬间成为了国人关注的焦点。在我们的日常印象中,这个神奇的岛屿在地图上与广东无限接近,两者隔琼州海峡而相望。实际上,海南岛在1988年被独立设省与经济特区之前,长时间都属于广东省的行政管理范围。
但是,地理位置与广东如此接近的海南人却不是以粤语为主,反以福建话(闽南语)为主体。
汉朝以前,海南岛都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孤岛文明状态之下,作为当地原生民族的黎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在广袤的热带雨林之中繁衍生息。
从汉朝开始,中央政府的触角开始越过琼州海峡进入半岛沿海地区,并相继在半岛南北建立了珠崖郡与儋耳郡两个郡一级行政机构。不过,由于当时汉政府对岭南一带的统治都属于开发阶段,因而也就无力深入开发海南岛。西汉末年,汉朝就因为国力衰落而将两郡弃置。从东汉一直到南北朝时期,中央政府对海南岛的管理都属于“遥领”状态,当地基本仍保持独立发展的状态。
隋朝初年,岭南名人冼夫人率领岭南蛮夷大族归顺隋朝,隋军顺利进入岭南。随着隋王朝大一统王朝力量的发展,海南岛重新被中原王朝所领有,这种情形在唐王朝时期得到了不断加强与巩固。安史之乱后,大量北方人口为了躲避战乱而进入岭南与福建地区,曾经偏僻边隅的南方山地成为了北方移民的乐土,后世堪称古代汉语活化石的闽南语在这一时期也逐渐形成。
靖康之变后,人口的南迁愈加不可遏制,庞大的移民蜂拥而至,不断挤压着前朝移民的生存资源,从而使人地矛盾不断加剧。
不同于拥有珠江三角洲肥沃土地的广东一带,福建的人地矛盾在南宋时期已经十分突出。不过,由于宋代在海外商贸上保持着积极开放的态度,以泉州港为首的海上经济为当时庞大的过剩人口提供了新的选择。
宋代时期,泉州的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点,不仅囊括了来自东南亚与环印度洋一带的各国海商,也为宋人提供了出海远洋贸易的便利。于是,借着海上贸易的东风,一大批福建人出海讨生活。对于他们而言,东南亚的未知之地凶险难测,而与两广一峡之隔的海南就成为了他们的合适选择。
海南人的向外迁徙在当时的广东潮汕地区、雷州半岛都留下了重要的语言印记。作为当时尚未有大规模开发的区域,海南岛的东部沿岸平原一带承载了大量来自福建的移民,从而在一个时间段内形成了大批的福建人移民聚落。
作为传统的大陆文明,中原政权对于海外岛屿的治理基本都需要依靠沿海省份,就如同清朝将台湾作为福建下辖区域一样。明朝时期,海南岛就被划分到广东行省辖区内,这种模式也一直延续到了改革开放时期。不过,由于广东人地矛盾较小,到海南岛的广东人数量也就较少,所以海南岛被广东管辖之后依旧持续着从福建输入大量人口。
明清之际,由于政府对沿海居民实行了严厉的限制政策,所以福建沿海地区的民众被迫继续向属于境内的海南岛迁徙,这种迁移活动也得到了清政府的默许。
在经历了近千年的福建移民潮之后,海南岛上的人口结构与经济社会受到了来自闽语区的重要影响。大量来自福建的移民人口,在海南沿海大部分地区广泛分布居住,逐渐形成了当地的主体人口。闽南语在逐渐发展过程中开始“本土化”,逐渐形成了具有海南特色的闽南语系海南话。